中国东晋时期,有一位姑娘叫祝英台。她天生丽质,聪明又美丽,不仅会绣花剪凤,也喜欢写字读书。十五六岁时,祝英台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。
可是,那个年代,是不让女孩子出外去读书的。为了实现愿望,祝英台和丫环于是商量出一个好主意: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。于是两人就女扮男装,祝英台打扮成一个公子模样,丫环打扮成书童,俩人互相看了看,还挺像的,心里头很欢喜。
祝英台的父亲此时正在厅里喝茶,忽然看见一个书童带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。他慌忙的他起身答礼让坐,还请问公子尊姓大名。祝英台一看连父亲也瞒过了,心里头很满意。于是,祝英台卸装露出真相,使父亲惊讶万分,批评女儿调皮没有规矩。祝英台趁机向父亲提出了要外出求学的想法。父亲说:“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外出求学的? 即使是假扮成男生,在外生活也有许多不方便。”可是祝英台坚决要去,父亲斗不过她,只好同意了。
祝英台假扮成公子,样貌十分英俊潇洒。丫环扮作书童提着书箱,然后离开家求学去了。她们走了一段路,觉得有一点热,便来到路旁的一个小亭子里休息。这时,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,也到亭子来歇脚。他们互相问候,祝英台才知道这位书生叫梁山伯,也是到学馆求学的。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,两人在亭子里就结拜成兄弟,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,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,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,随后高高兴兴一同上路了。
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,拜见了老师。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,心里十分高兴。
老师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。梁山伯对祝英台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,十分关心爱护,两个人从早到晚在一起,成了最要好的朋友。
祝英台和梁山伯同住一个房间。祝英台为了不让梁山伯发现她是女儿身,就把两个书箱隔在俩人的床位中间,书箱上还放上满满一盆水。她告诉梁山伯睡觉时要老实,不可以随便胡来。要是乱滚乱动,把盆里的水弄洒了,她会请老师重重地处罚他。于是,梁山伯总是规规矩矩,从来都不乱动,一直没有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。
可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,老早就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。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,说破了她的真相。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秘密,师娘答应了,并对这个聪明的女孩子就更加细心关照了。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,也都对师娘诉说。
时间一晃,三年过去了。一天,祝英台接到家书,说她的父亲病了,要她赶紧回去。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,又来找师娘,说她和梁山伯同窗三年,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,学习勤奋,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。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,请师娘做媒人,等她走后,为她向梁山伯提亲。
祝英台将启程回家的时候,梁山伯坚持要亲自送她。他们两人一路上相依相随,心里不愿意分手。祝英台想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慕之情,又不便直说,只好打着许多比方来提示并启发梁山伯。
他们看到河里有一对鹅,祝英台就唱道:
“前面来到一条河,河里游着一对鹅,
公鹅就在前面游,母鹅后面叫哥哥。”
老实厚道的梁山伯并没有听懂她的意思,继续往前走。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爱情的歌,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。祝英台便笑说:“你真是一只呆头鹅!”
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:
“青青荷叶清水塘,鸳鸯成对又成双,
英台若是红妆女,梁兄啊,你愿不愿意‘配鸳鸯’?”
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:“可惜你不是女红妆啊!”
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,便说:“我家有个九妹,我和她是双胞胎,长得和我一模一样,我愿意替你们做媒,让九妹与你结为夫妻,你愿意吗?”梁山伯本来很爱祝英台的才貌,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,就高兴地答应了。
他们相送了十八里,来到河边,二人才依依不舍地分了手。临别的时候,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。梁山伯远远望着河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走越远,渐渐地消失。
祝英台回到家里,父亲的病早就好了。他强迫祝英台换成女孩于的装束,不再让她外出读书了。这时,恰巧有一家马姓的大财主前来提亲,父亲就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的儿子。祝英台为了自己的幸福,坚决反对这门亲事。她对父亲说自己已爱上了梁山伯,并且托了师娘作媒。可是父亲反驳:“儿女的婚姻一向都是由父母作主的,女孩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,像什么话?”硬要祝英台嫁给马家的儿子。
当天,送别祝英台后,梁山伯回到了学馆,继续用心读书,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。直到师娘拿着玉扇坠儿来,说明祝英台托她提亲的事,梁山伯才恍然大悟,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,她说的九妹指的就是祝英台自己啊! 梁山伯立刻向老师请了假,赶到祝家去和祝英台会面。
梁山伯来到祝英台的家里,看见祝英台完全恢复了女子打扮,显得更加明艳动人。
他说出师娘为他们提亲的事,哪知祝英台一听这话就大哭起来。她说:“梁兄啊,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? 我父亲已经硬逼着把我许配给马家了!”梁山伯一听,又是吃惊,又是难过,整个人心碎了。两人就抱头痛哭了起来。他们互相发誓,无论谁也不能破坏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情,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。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,祝员外怒气冲冲地跑上楼来,把梁山伯赶出祝家,将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。事情,已到了病入膏肓,无法挽回的地步。
梁山伯不久后在鄞当起了县令。
回到家中的梁山伯,伤心欲绝,心情郁闷。郁郁寡欢的他心里想念祝英台,饭也吃不下,觉也睡不着,就病倒了。病情加重,不久就过世了。临死之前,他告诉家人,死后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。
马家迎亲的日子到了,花轿抬到祝家门口,吹吹打打的,好不热闹。可是祝英英台却哭哭啼啼,怎么也不愿意上轿。在她父亲命令之下,许多人推推拉拉,硬把祝英台推进轿子抬走了。
花轿抬到半路上,忽然刮来了一阵大风,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。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,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。祝英台不顾他人的阻拦,硬走出轿来,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。
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,放声大哭,痛不欲生,全身扑到坟上。忽然,雷电交加,电闪雷鸣,风雨大作,坟墓突然裂开一条大缝,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,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。
一会儿,雨停了,云开了,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。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了出来,绕着坟头翩翩起舞。人们说,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身的。至今,人们为了纪念这段至死不渝的悲恋,把这种黑花纹、翠绿斑点、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蛱蝶,取名为梁山伯与祝英台。
从这则故事,我们可以学到,与一个爱的人相遇十分不容易,要懂得珍惜。强求的爱情没有好结果,而我们也应该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断的去追求,而不是强迫自己跟不喜欢的人在一起,彼此伤害到对方的心。
![]() | ||||||
梁山伯与祝英台翩翩起舞
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